8月22—26日,美国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将首访新加坡和越南,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访问越南的美国副总统。美方宣称访问重点是捍卫南海的国际规则,加强美国的地区领导地位和扩大安全合作。作为被广泛认为将角逐2024年美国总统的关键人物,亚洲之行会是有着亚洲背景的副总统提升个人国际形象的绝佳舞台。
任职半年之后,拜登明确地将美国外交聚焦于东南亚地区。今年6月,美国助理国务卿舍曼(Wendy Sherman)访问印尼、柬埔寨和泰国;7月底,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率领美军方高层将领对新加坡、菲律宾和越南进行了访问;8月的第一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一连五日与地区国家举行线上会议;贺锦丽出访更是将这一轮来势凶猛、覆盖面广的地区外交推向高潮。此外,拜登的“印台沙皇”坎贝尔(Kurt Campbell)也暗示,正在考虑召开一次特别的东盟-美国峰会,届时,美国务卿布林肯短期内会再访地区。
明确了对华战略特别是在确定了盟友的参与是美战略的核心后,美国便认定东南亚地区为该战略实施的前沿,将此划为美战略辐射区的中心位置。
看上去美国的东南亚外交聚焦目的明确,且实施有措。相信贺锦丽出行策略同样会突出“拜登地区政策”的特点——
第一:修复信任关系,填补外交关注的空缺。
体现出美国对地区合作的重视和诚意,对地区国家的尊重,对多边主义的回归,以及维护地区秩序的决心。希望重塑美国及其主导的秩序在地区的合法性。
面对地区国家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抱怨,贺锦丽与其他美高官都反复强调其来访的首要目的是“非常认真听取地区的声音,诚意了解地区的需要、关注、不满和担忧”。针对地区国家与中国不断深化和密切的经济、社会、政治关系,不断展示和突出强调美国国家实力之不可替代,美国国家恢复能力之不可超越,以及美国对地区军事安全保障、经济和技术发展、地区秩序维护之决心不容质疑。强调将与盟友和伙伴在一系列问题上“步调一致”,有意区别于特朗普政府:在应对共同的全球挑战方面,会坚守多边主义原则。
为彰显诚意,为让拜登地区外交更有效果,相较于之前的欧洲外交,美国进行了策略调整,是为地区量身定制:针对地区国家被要求选边站的忧虑,突出中美关係的全方位竞争性,淡化绝对零和的冲突性;针对地区国家制度、文化多元化的特点,淡化激烈的政治化语言,同时展开宣传战,突出中国在科技、经济、安全各领域给地区带来的所谓负面影响。
首先,地区对美国所搭建的中美之间“新冷战”的全球架构表示深刻担忧。关于“加入哪个阵营”的选择题,被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视为地区最危险的死亡命题。这种被迫站队的集体焦虑,在特朗普时期的蓬佩奥强势作风下不断递增。正如负责组织香格里拉和富勒顿论坛的IISS亚洲执行董事James Crabtree尖锐指出:“华盛顿对北京施加的压力越大,它与东南亚的关系就可能变得越困难。”换言之,地区国家希望美国提供积极的区域合作议程,而不是美中竞争的零和叙事。奥斯汀强调,支持美国在东南亚持久关系的“不仅仅是地缘政治”。
其次,鉴于地区国家制度的差异性,缺乏所谓严格意义上的自由民主国家,地区欢迎美国在言辞上减少意识形态的做法。但美国并未减少对中国的攻击。从南海争端、台海和印度的紧张局势,到新疆问题,一个不少。布林肯上周在东盟国家的各个会议上,不遗余力地将中国描述为在地区安全上“具有攻击性”,在地区经济上“低质量、具有资源掠夺性”的负面形象,夸大中国对地区安全的威胁——特别是南海自由航行和网络安全。借此强化美方介入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第二:以疫苗外交为手段,为美地区外交重新开局。
美国希望从疫苗捐献开始,先参与地区疫情经济的恢复和建设,接著再提经济计划,其中关键是参与地区的数字经济建设。藉此改变与中国在地区的经济竞争模式,重设美国的地区领导权。拜登政府认为,美国在地区与中国竞争的实力来源是美国内正在推进的各种经济议程,以及美国后疫情期的恢复能力。
将疫苗和疫情合作作为新的公共产品,美国务院、五角大楼、白宫及国会皆围绕于此协同行动,通过多种方式落到实处,让地区国家认同并心存感激。相比中国已经捐献了1.9亿剂疫苗给地区,到7月底,美仅捐出2300万剂疫苗。数量上处于劣势,美就设法在疫苗质量、疫苗的有效性以及提供疫苗的附带条件等问题上展开宣传攻势。
然而地区对美国抗疫的信心业已动摇,已有超过3500万美国人感染;而之前美为确保国内疫苗供应,拒绝向海外提供疫苗,已被指责“不负责任”。拜登政府现瞄上了疫苗外交,其中,印尼、越南、菲律宾作为美国疫苗外交的重点关切。希望借此为未来联合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地区经济重要的参与者,在地区实施B3W等计划而搭建舞台。
目前,地区欢迎中美两国在经济和公共产品上加大投入,地区在疫苗、基建方面的需求巨大。只要中美双边竞争关系处于可管控范围,地区国家当具一定的独立性和平衡能力,其积累了不少应对中美两国无论是强硬还是怀柔的经验。可以想象,中美在地区疫苗供应方面必然会存在交集,两国各有优势和难题。帮助地区对抗疫情和恢复经济,将是两国争夺未来地区领导权的重要战场。
所以,疫情和经济议题是贺锦丽这次访问的重点。在新加坡,她将参与关于“确保供应链弹性”的双边圆桌会议;在河内,她将参加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区域东南亚办事处揭幕仪式。
第三:巩固加强美国在地区的军事存在,扩展安全合作。
将新加坡、菲律宾、越南作为地区军事合作的基石以及美国新混合威慑(integrated deterrence)的重要要素进行塑造和整合。
混合威慑(也被称为混合战争),可用于描述需要高度适应性和弹性反应的战场空间的灵活要求和复杂动态。拜登政府在地区的混合威慑战略部署,基于同盟的协作,即多个盟友或战略伙伴,以己之长,为应对特定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的联合举措,是美军与其选定对象在各个领域的能力混合。五角大楼还强调,综合威胁包括整个政府的反应,不仅涉及军事手段,还包括经济、外交等其他工具。
美军正在就全面实施混合威慑进行机构调整。针对最大假想敌中国的印太地区,是美军改革的重点,美军事力量向地区转移的势头日渐明确。近期跟随奥斯汀访问地区的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尔戴维森(Phil Davidson)上将概述了美国的太平洋威慑倡议:“其核心是,我们的部队必须具有机动性——敏捷——并拥有实现位置优势所需的多域火力;我们必须利用一系列可互操作和兼容的盟友和伙伴,我们必须定期展示拒绝和击败的‘威慑力’。”具体行动方面,五角大楼正在减少其在中东的反导弹系统的电池,其中一些会部署在印太地区。美国海军11艘航母的部署体现了战略转变。根据美海军研究所的数据,截至7月,这些船只今年在太平洋停留了197天,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财政上为2022财年的新太平洋威慑倡议申请了51亿美金的军费。
而与新加坡网络安全的合作,即是美国地区混合威慑的一个典型案例。新加坡是地区网络安全监控的中心,美新合作可使美国得以借由新加坡已有力量和机制来监测地区的网络运行情况,并有助于加大与其他地区国家的网络安全合作。谢锦丽的到访,除了在国防问题上夯实新加坡是美在地区最重要的后勤支持外,还会展开“魅力攻势”,收获新加坡人心,对衝中国的影响力。皮尤研究中心2021年7月的一份报告显示,64%接受调查的新加坡人对中国持正面看法——在接受调查的17个国家中居首。
越南和菲律宾、新加坡一样,可以为美国在南海提供自由航行,另外还可为美针对中国的各种侦查提供了关键和灵活的战略据点选择。美菲访问部队协议(VFA)的恢复,是奥斯汀访问最重要的成果。作为美国传统盟友,菲律宾面向南海,靠近台湾海峡,是美战略的关键棋子,对美的混合威慑在印太地区的部署,具有不容忽视的战略意义。越南也可利用其所处战略位置、现有军事基地和军事装备水平,为华盛顿的中国战略提供更多选择。
第四:美国的印太同盟体系的合作重点将聚焦在东盟地区。
在避免触及地区东盟中心论(ASEAN Centrality)的敏感神经同时,将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计划引入地区,以方便美国在不同的军事、经济议题上,联同地区内和地区外盟友及战略伙伴,组成各种小多边关係的合作,与中国展开竞争。
目前,该政策推行尚在初始阶段,缺乏具体的落实案例。7月,坎贝尔认为,四国领导人于2021年底在华盛顿会晤时,会在疫苗外交和基础设施方面做出“令人兴奋”和“决定性”的声明,而东盟地区将是四国关注的重点。届时,可一窥美国如何主导四边机制在地区的策略,是双边还是小多边,或是坚持地区整体。
地区国家对美国以QUAD四边机制为核心的印太战略仍心存忌惮,担心美国将四国利益置于优先地位,为其安全和经济利益服务,因而取代东盟在该地区外交中的中心地位。新加坡、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尤为担忧东盟目前的团结姿态和中心地位,在美国的综合威慑军事战略、以B3W为代表的经济战略、全球意识形态之争所塑造的外交战略中难以为继。地区普遍认为,美国国家对外大战略的两个支柱是:一是整体的全球(民主)同盟系统;二是系列的具体解决重要议题的合作机制。二者使东盟安全和利益受到挑战。地区国家的政治、宗教、社会、经济制度的多样性,各自与美的历史渊源及合作关係,存在巨大差异,这将使得本已受到效率质疑的东盟共识机制被架空。贺锦丽会不会对此提出新的说法和具体的措施,值得特别关注。
客观来说,相比较特朗普时期甚至奥巴马时期,经过这一轮“拜登地区外交”的操作,地区领导人对美关于“地区关注和投入”承诺表现出相对更高的接受度。这也直接导致现在地区所关注的新焦点更倾向于承诺之下的“责任分担”。即:美国对地区投入所要求的回报是什麽?这个回报是否需要牺牲与中国的各种关係为代价?地区的团结和独立地位会不会受到严重侵蚀?须知中国在地区从疫情控制经济复甦,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地区各国政府将中国视为关键合作伙伴,儘管担心北京的地区影响或威胁不断增长,总体上还是认为没有理由放弃与中国在贸易和经济互动方面的好处。听其言,更观其行,地区国家对此普遍持谨慎观望态度。
然而让拜登政府意外的是,贺锦丽的亚洲之行将突然面临阿富汗局势的挑战。近日由于美国撤军所导致阿富汗局势的急剧恶化,美军“艰难而混乱”的退出以及塔利班的极速胜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极大削弱了美国信誉,并引发地区国家对美国曾经承诺的质疑。拜登政府未能预测阿富汗政府崩溃的绝对速度,已经被认为是几十年来最大的情报失误之一。美国直升机在喀布尔营救陷入困境的外交官和居民的混乱画面,更是勾起了人们对1975年“西贡陷落”的黑暗记忆。此外,国内面临宗教极端主义的东南亚国家(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最为突出)深切担忧,阿富汗将再次成为跨国恐怖分子的滋生和训练基地。也有地区专家认为从彻底撤离阿富汗后将确保美国得以集中资源和精力来对付中国。所以,在即将来临的访问中,阿富汗、塔利班是贺锦丽难以回避的话题。
作者:周舟,经士智库(GGI-JS)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值班编辑:吴曾值,经士智库(GGI-JS)实习生
(转自中国评论新闻网:http://hk.crntt.com/doc/1061/6/1/9/106161927.html?coluid=5&kindid=23&docid=106161927&mdate=082017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