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士智库
Global Governance Institution
在聘岗位
Position
经士智库参加“2023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推动将统筹BRI/GDI/GSI/GCI作为中国东盟智库的共同议程设置”

经士智库参加“2023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推动将统筹BRI/GDI/GSI/GCI作为中国东盟智库的共同议程设置”

7月28日,经士智库作为“中国-东盟智库合作伙伴”发起单位之一参加了“2023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并在智库合作论坛就为何以及如何推动将统筹BRI/GDI/GSI/GCI作为中国东盟智库的共同议程设置发表看法。

经士智库总裁田士臣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中国在各领域发起的全球治理建议,作为中国国内治理原则哲学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国际版本,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关联和相互支持的。但是,在美国强加给中国的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这些国内治理原则和最佳做法的国际化方案被强行赋予地缘政治色彩,并受到美西方“信息欺骗(disinformation)"的干扰。

尤其美国在亚太乃至全球渲染大国竞争和地区紧张局势,通过泛化国家安全把所有正常涉华经贸文化往来与国家安全议题挂钩和捆绑,这种制造安全陷阱的做法错误引导所有国家将有限资源投入到安全议题,偷走了发展议题在全球和地区议程设置上的优先权。

那些本可或本应用于发展民生改善基本人权的资源被投向采购军备和准备战争等美方渲染假设的极小概率安全议题,并导致应对类似巴基斯坦洪灾、阿富汗人道主义灾难、索马里饥荒等全球挑战的南南议题资源匮乏或被人为设置成真空。一旦无法识破并落入美国设置的安全陷阱,包括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内的所有亚太国家都将无法承担由此导致的机会成本,让亚太国家无端丧失的战略发展机遇是难以弥补的,甚至导致亚太国家陷入停滞或经济衰退。

尽管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一些领土纠纷和其他争议,西方媒体也经常以此为由把中国描绘成为具有“攻击性、挑衅性和过于强势武断(aggressive/provocative/assertive)”,但这些争议并非美方极力描绘的新引爆点(new flashpoints),他们都是长期存在的历史争端并且一直都得到比较好的控制,而且远非双边或多边关系内容的全部。

如果让这些久已存在的、只占双边关系一小丢丢儿部分的争议成为双边和区域发展的障碍,认为必须先解决与中国存在的陆海争议问题才能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并把所有资源都放到购买军备和准备打仗等极小概率的所谓安全议题上,这恰恰是落入美国设置的安全陷阱。这样的安全议程设置剥夺了各国人民改善民生追求幸福生活的发展权,偷走了发展议题作为双边和地区议程设置的优先权,这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应当警惕的。

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联系起来看,恰恰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中国国内治理哲学经验和有效原则的国际版本。无论中国与东盟整体还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都需要更好得实现发展和安全的统筹,在努力促进双边发展和实现繁荣的同时确保控制安全议题和维持地区和平稳定。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好了,既可以正向积极促进双边政治关系,也可以在发生问题时缓和双边政治关系并提供护栏。反之亦是如此,双边政治关系发展好了,自然会有政治意愿把更多资源投入双边经贸发展,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健康繁荣。

同时,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断推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不能简单机械的理解为中国在全球投资撒钱,它们在本质上属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其在任何国家的具体推进落实需要根据每个国家的不同情况量体裁衣,并在国家战略对接互补前提下根据市场供需和国际规则配置资源与开展合作。

最后,这些倡议的实施落地有益于促进文明对话、文明互鉴、文明共存和文明包容,这恰恰是与西方学者所推崇的文明冲突理论背道而驰的,体现和反映了东方智慧、亚洲文明和亚洲价值观,这正是亚洲人民共同的身份认同。与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相契合,经士智库正在筹建文融中心(Center for Inclusive Co-Existence of Civilizations)并已经研究提出了文融共存互鉴的具体实施方案,愿意同东南亚各国智库合作共同在双边或地区层面推进文融共存与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