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士智库
Global Governance Institution
智库动态
News
威慑还是胁迫?特朗普2.0时代的对峙
来源: | 作者:经士智库 | 发布时间: 2024-12-15 | 70 次浏览 | 分享到:

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就职前两个月第二次宣布,他可能会在2025年,即明年初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近40%的关税”。这一声明似乎证实了外界的担忧: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不仅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失,还将对美国自身及其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此外,特朗普提名了多位对华政策立场强硬的内阁成员和高级官员,这无疑加剧了人们的担忧——特朗普有意深化并扩大他在第一任期初期发起的与中国的“大国竞争”。

 

前总统拜登在竞选总统时,曾以“反特朗普”为出发点。然而在中国问题上,拜登在特朗普的反华话语和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美国主导的反华联盟,鼓励全球的新老盟友共同围堵中国。此外,拜登还准备在威慑失效时,切断与中国的关系,以此来完善这一战略遗产。

中国显然深感不安,但仍然保持相对平静,选择将注意力、政策反响应和资源集中在内部平衡上,鼓励国内国有和私营部门参与者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探索新的替代市场,并增强韧性自主性,同时等待美国和西方国家改变对中国 “民族复兴 ”的态度。

事实证明,北京的经济、科学、外交和军事倡议只取得了部分成功。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北京与莫斯科日益加深的合作、西方对中国统一台湾的决心的威胁,以及中国绕过美国主导的制裁的科技创新,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超级全球化的终结,并引发了全球重新极化。这种断层线和冲突点,创造出一个易燃的战略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一点小火星可能引发全面的冲突。

令人担忧的过渡

国家间的摩擦一旦走向极端,就会导致致命的冲突。当大国使用大规模暴力时,生命、肢体和财产的损失可能会极为惨重。目前,以色列在加沙、西岸以及黎巴嫩南部的行动,以及已接近第三个年头的俄乌战争,便是明显的例子。

人们担心这些冲突可能会升级,直接牵涉到美国及其北约盟友,这并非完全没有根据,因为后者的资源已经阻止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胜利,同时也存在伊朗对以色列发动斩首式打击的可能性。

然而,升级的门槛正在降低——例如,最近俄罗斯向乌克兰目标发射中程弹道导弹,以及美国空军参与以色列国防军防御伊朗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的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这引发了对威慑效果成败的思考——这一问题已成为当代冲突讨论中的核心战略议题。

世界不得不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7年12月宣布的“与中国的大国竞争”这一主题所带来的意义和后果。该主题成为其政府国家安全战略(NSS)政策文件的核心内容,而即将离任的拜登政府在此基础上显著发展了这一宏大战略遗产,特朗普2.0政府的前景使这一考量变得更加紧迫。

对于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要想理解中美爆发一场惨烈战争的可能性似乎是不可能的。但事实是,至少十年来美国一直在为这样一场冲突做准备。其目的之一是确保欧亚“超级大陆”——主要是中国和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永远不会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联盟的统治,该联盟决心无限期地维持由“唯一超级大国”控制的后苏联单极体系结构。

美国政府决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阻止任何可与前苏联相提并论的潜在竞争对手的崛起,这已正式写入华盛顿的大战略构想及其随之而来的军事使命,成为突然形成的单极体系核心的驱动力。1992年4月23日,即苏联从世界政治版图上消失后的四个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就批准了这一“决心”,并建立起一个框架,以便在必要时强行并无限期地扩大美国单极体系的主导地位。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决定利用其在军事、经济、外交和科技方面无与伦比、史无前例和压倒性的优势来对抗所有其他国家行为体,尤其是针对任何被视为挑战单极体制的力量,这一决定改变了安全格局,尤其是在中东和北非地区,而该地区恰好居住着大量阿拉伯和穆斯林人口。

在华盛顿特区的舆论圈内,这些几乎持续不断的军事行动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支持者坚持认为,除非迅速且暴力地消除对美国霸权的任何形式的挑战,否则威胁和挑战将会加深并扩大,侵蚀“唯一超级大国”维持其系统主导地位的能力。

批评者至少分为两派——建构主义者认为,肆意使用武力会引发暴力反应,确保“打击-反击-反击-再打击”的无休止循环,会对长期和平与稳定的前景造成严重破坏。而现实主义者认为,虽然对挑战者使用武力是完全合理的,但有些挑战者比其他挑战者更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

在许多人看来,中东和北非国家对美国的大战略目标而言处于边缘地位,它们的破坏能力有限,无需将美国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次级或三级行为体上即可进行管理。他们坚信,即便是俄罗斯,其残余的核武库虽然庞大,但也不值得美国大动干戈。唯有中国——在经济上迅速增长,展现出在多个领域同时爆发式发展的能力——才构成了对美国霸权的真正挑战。他们认为,中国才是威胁所在。

聚焦中国的威慑新时代
这一观点在1999年夏天显得尤为重要。解放军在1995年底和1996年初围绕台湾进行的“导弹演习”,引发了克林顿总统分别在台湾以东和以南部署两支航母打击群,并明确威胁要摧毁中国占领台湾地区的任何努力。解放军甚至无法定位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这便催化了融合“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快速现代化进程。

1999 年 7 月至 8 月美国净评估办公室(Office of Net Assessment)的夏季研究报告《亚洲2025》或许是“中国威胁论”的最强推动力。这项研究旨在审查对国防规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问题,研究亚洲安全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和组合,因为这些变化和组合会影响美国的主导地位。

这项研究于 7 月 25 日至 8 月 4 日进行,指出了东亚地区多个正在形成的挑战,认为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其自由投射军事力量的能力,必须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威胁。其中一个令人担忧的推论是精确制导武器在地区国家间的扩散,到2025年,这些国家通过部署此类武器,不仅可以限制美国军事行动的自由——即不受约束的兵力投送,甚至还可以以美国的安全目标为代价推进自身的安全目标。此外,如果中国能够维持其爆炸式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可能获得足够的能力,在多个领域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

鉴于这一点无法接受,净评估办公室的领导人——包括其创始主任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Marshall)博士——提出了若干建议,供国防部规划者参考。也许其中最重要的建议是,如果印度在未来的美中竞争中保持中立,甚至更糟的是,如果印度与中国联手反对美国利益,美国的主导地位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另一方面,如果能够说服印度不与中国结盟,而是与美国联合起来对抗中国,那么美国在全球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可以得以无限期维持,从而化解任何来自中国的挑战。因此,培养与印度的关系成为美国政府的大战略目标。

这一基本决定对200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P.L. 106-65)产生了深远影响。国会命令国防部终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所有接触,因为中国军方可以通过这些接触获取任何专业信息。国防部被要求定期发布报告,详细说明与中国官员的所有接触情况,包括接触时间、行程安排、目的、花费以及共享信息的内容。

美国国防大学则被要求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军队、其计划、方案、进展、战略、理论、采购和作战概念的中心,并定期向行政和立法部门报告这些情况。国防情报局奉命延续 20 世纪 80 年代的做法,并将提交关于苏联武装部队、其发展、部署和备战情况的年度报告,改为提交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类似报告。

美国国会还成立了“美国国会中国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这是一个两党委员会,旨在审查美国对华贸易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并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和纠正措施建议。

尽管克林顿总统抗议说,将中国视为“敌人”可能会导致中国也采取敌对态度,但他作出了战略调整——访问印度和越南,为后继政府将两国发展为抗衡中国的堡垒奠定基础。

乔治·布什在总统竞选期间将中国确定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可能比克林顿更为鹰派。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国EP-3“白羊座”侦察机与中国海军歼-8Ⅱ战机相撞,导致中国飞行员及其飞机失事,美国机组人员在海南岛陵水机场擅自降落受损飞机后被扣留十几天,为事态升级提供了完美的导火索。双方都表现出了决心、耐心和常识——通过谈判达成了一项体面的解决方案,美国政府为中国的损失“道歉”,中国政府释放了机组人员,而EP-3飞机则被拆解进箱子中运走。

尽管开局不利,但美国政府并未将所有军事力量集中于中国。随后的批评指出,华盛顿被 “全球反恐战争”以及其他“选择性战争”分散了注意力,从而失去了对中国的关注,为中国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之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竞争对手。

这种观点建立在以下假设之上:美国是唯一被认为有资格成为压倒性“伟大”强权的国家行为体,其自我膨胀的自身利益必须优先于所有其他利益,任何对这一公理性假设的质疑都必须根除。

唐纳德·特朗普在2019年4月向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提出的抗议——“但是中国在各方面都超过我们了”说明了在动态演变的后单极系统结构中,普通人所感受到的“置换焦虑”。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发展前景令骁勇善战的分析家们忧心忡忡,以至于由美国防部委托的承包商警告美国政府,中国政府援助发展中国家建设港口基础设施,有可能让规模尚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舰队进入外国设施,即所谓的“珍珠链”,从而使中国能够主导印度洋-太平洋贸易航线,损害美国的利益。

美国军官提出了一些应对中国海军此类进展的方法,包括使用陆基轰炸机在东盟狭窄水域附近的“咽喉点”轰炸中国海军舰艇。即使中国无意将友好国家政府利用中国资金建设的港口军事化,中国政府仍担心在关键的马六甲海峡及其周边地区采取的任何以安全为重点的反击行动都会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击,使其努力落空——继而引发中国的“马六甲困境”。

中国在追求“和平崛起”或“和平发展”目标的过程中面临挑战,因为美国政府采取军事手段来限制并遏制其发展。为了控制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龙目海峡及其他附近海峡的“咽喉点”,这些海峡是中国商船和海军舰艇确保经济命脉流通的必经之地,美国海军开发了整级“濒海战斗舰”,以新加坡樟宜为母港,在美国政府决定对所有中国航运实施褐水拦截时进行拦截。

北京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其中的“海上丝绸之路”部分,被视为对美国“咽喉点”威胁的间接回应。尽管一些美国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在该倡议中做出了防御性反应,但另一些分析人士则认为这是对美国利益的 “威胁”。

美国可能将其防止中国海军在邻近水域扩张的努力视为纯粹的威慑行为,而中国政府则将其理解为美国试图阻止中国海军战略核潜艇在南中国海的深水堡垒中驻扎,并采取措施探测其动向,将其阻挡在宫古海峡和巴士海峡的咽喉地带,在这些狭窄的通道中摧毁它们,剥夺中国有保障的二次核打击报复性战略威慑力量。

在美国眼中看似合理、安全的威慑行动,而在中国看来往往更像是强制性战略胁迫。这种相互误解产生了自身的动力,形成了一种激烈的辩证势头。

尽管美国的学术和精细战略分析已经识别并揭示了以下谬误:认为人类能够无限期地延续某一国家的系统性主导地位——仿佛所有其他人类集体可以永远被剥夺发展自身资源基础的能力——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充满自恋且极有可能缺乏实证支持的非理性信念,却成为美国对华“新冷战”的核心前提。特朗普扬言在反华立场上加倍努力,对中国的所有领域施压。

一方的威慑是另一方的胁迫

特朗普、拜登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反直觉共识暴露了几个因素:对全面主导全球战略、外交、经济、科技与军事领域的决心,尽管这一愿望从经验上来看难以支持。只有美国有资格认为自己 “出类拔萃”,所有其他国家行为体都必须接受美国的 “领导”,尊重美国自我定义的 “国家利益”, 并在必要时压制自身的自主性,甚至违背自身利益,以维持一个看似无缝的单极体系结构。

在这样的认知框架下,任何表现出独立思想或行动迹象的行为体,尽管缺乏理性依据,也很可能被视为挑战者、竞争者,甚至“威胁”,必须通过一切手段加以消除,以防止对美国霸权的任何侵蚀。

这导致美国政府在所有政府、所有领域都竭力胁迫中国不要做任何看似质疑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事情,而是按照美国政府的意愿行事。那么中国自己呢?虽然中国没有发起自己版本的特朗普“大国竞争”,但中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它需要在以美元计价的金融商业世界中加强防御。

中国似乎也认识到针对其的强制性联盟规模,但选择了采取被动反应的方式,仅在认为必要的领域和时机作出回应。如果这一假设在理性上站得住脚,那么中美之间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如台湾、南海、东海、新疆、香港,甚至西藏)或许只是象征性的借口,用于在战略层面上捍卫一个短暂的结构或系统性现状。

这正是威慑与胁迫概念发挥作用的地方。美国政府及其盟国(通常包括那些在1841年至1941年间通过鸦片战争后的条约和《辛丑条约》强行控制晚清中国政治经济的国家),坚称其行动旨在威慑中国,防止其侵犯邻国的主权和独立,确保国际法在有争议的海空领域得到遵守,并要求所有国家行为体尊重“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美国及其盟国在中国周边海空区域部署海军、空军和导弹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外交孤立、商业制裁和技术限制,都是为了阻止中国破坏这一“基于规则的秩序”。中国政府则坚持,只有以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为代表的集体组织结构才能规范国家间的行为,而非任何单一行为体或其“小团体/集团”的追随者。这种“美国对联合国”的二元对立是中美系统性争端的核心问题,无法通过在中国近海展示军事同盟的强硬姿态,或在中国周边首都进行以合法性为幌子的外交攻势而掩盖。

中国的回应试图削弱美国主导的“威慑”行动的效力,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鉴于中国决心追求“和平发展”而非帝国式的殖民掠夺,美国的行动看起来更像是胁迫,而非威慑,这属于战略胁迫的另一类别。

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系统,在日本驻扎配备美国供应的SM-6弹道导弹防御/反导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的导弹阵地转移到菲律宾和日本,以及在中国周边散布和加强远征部队,这些都可能是美国政府威慑战略的一部分,但其中一些部署的进攻性质及致命武器的能力可能被解读为对中国的强制性战略行动。

威慑旨在阻止行动并产生不作为,而胁迫则更可能触发反制行动,从而削弱可能形成原始决策的威慑目的。萨德导弹系统的雷达能力能够深入中国腹地,监控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部署和活动,这将显著削弱中国剩余的二次打击报复能力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使其暴露于可能的先发制人打击中。

美国海军及盟国对南海的海上主导地位以及切断宫古海峡和巴士海峡的准备,例如,与美国主导的联盟的存在性行动、近距情报侦察活动以及在复兴的二战群岛基地之间的力量分散相结合,可能会被视为美国指挥官所描述的“随时准备作战”。这一常规、网络和太空活动的组合,即便是作为威慑姿态设计,也可能呈现为一场针对中国的短期、多领域、系统性防御行动。

此类威胁,如果没有政治-军事沟通、调解和缓解,如曾在1983年面对苏联的“能干射手”演习中引发了几乎失控的剧烈螺旋效应,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总结
戏剧性结果对大多数观察者来说可能显得极不可信。然而,考虑到拥有强大武装力量的主要大国,在强烈的互相敌视、复杂的相互不信任和误解下,曾将地球推向毁灭的边缘,我们必须用清晰直接的交流来取代语义上的细微差别,以确保共同理解彼此的“红线”。中国对美国政府“长臂管辖”的拒绝,挑战了那些短视者的利益,但如果将当前的局势推向逻辑的极限,我们是否还有切实可行的替代方式,以实现相互妥协呢?